目前分類:淡水-玩樂景點 (10)
- Jul 09 Tue 2013 22:03
這些房子、車子都變成模型啦!?。淡水一日遊(情人塔)轉載-yhoo旅遊+
- Jun 22 Sat 2013 21:37
八里左岸(轉載)



- Apr 15 Mon 2013 14:33
淡水一日遊推薦(轉載)
- Mar 02 Sat 2013 22:47
轉載yahoo旅遊-遊淡水熱情的漁人碼頭
- Feb 24 Sun 2013 18:12
2013淡水天元宮櫻花預測報導
- Feb 21 Thu 2013 00:43
淡水小旅-不能說的秘密景點-淡江高中
- Feb 10 Sun 2013 12:05
【Fun春節】蔚藍淡水,享受一日出遊的浪漫異國風情
【2013Fun春節】九天的春節假期,你已經規劃好了嗎?若不想跑太遠,北台灣可以考慮來趟八里淡水一日 遊,從八里玩到對岸的淡水去,只要在八里租輛腳踏車,悠遊左岸自行車道,順道參觀一下十三行博物館,接著搭乘往返淡水、八里間的渡輪轉往淡水,先去老街大 啖淡水魚丸和阿給等特色小吃,接著走訪淡水的古蹟景點,一座座洋式、閩式、日式的舊建築,像是淡水禮拜堂、淡水中學、紅毛城、滬尾砲台等,都是拍照取景的 好地方,最後到漁人碼頭,欣賞傍晚夕陽西下美景,從白天一路玩到晚上,悠閒又愜意。

接著轉進真理街,遠遠就可見到一座白色建築物,就是著名的小白宮,外觀是西班牙式「白堊迴廊」的洋房,有11個規律對稱的半圓拱圈,是許多新人拍攝婚紗的好去處。
- Dec 30 Sun 2012 00:16
淡水小旅-中正路河岸
- Dec 24 Mon 2012 18:53
淡水小旅-禮拜堂
淡水禮拜堂
禮拜堂常有很多新人在此拍婚紗~特殊的建築物位於淡水老街街尾,以下是禮拜堂的介紹
歷史文化意義:
淡水教會堪稱臺灣北部所成立最早的教會,淡水禮拜堂能有今日的榮景則是歷經了兩次租屋、購地、三次改建而成。可見這禮拜堂的興建完成,是非常艱辛的。
淡水禮拜堂的設置如從馬偕博士於1872年租屋算起,可分為五個階段,如從禮拜堂今址的改建情況來看,可分為三代。
馬偕博士於西元1872年3月9日抵達淡水後,就積極地展開傳教的工作。也學習閩南語和地方文化,而原租賃的房子,不但是作為醫院,也是傳教的地方。
而在1873年為第一批信徒施洗,因無教堂僅在租用住宅內進行。為了擴張宣教經常率領學生到各地傳教,開設教會交由學生主持。雖然經歷許多波折,卻能讓教會分布於整個北台灣,而北部第一所教堂設於五股,淡水教堂則是後來由偕醫館醫師宿舍所改建的。
淡水禮拜堂隨著1901年馬偕去世,淡水教會進入了新的時代,由於實際及擴展需要,教堂於1915年改建為一所北美洲樣式,磚造白灰牆,俗稱白色禮拜堂,鐘樓設於正門上方。1928年因不敷使用,決定改建,興建經費除了由會友、學生和各友會奉獻外,其大部分由馬偕牧師兒子偕叡廉,向加拿大母會申請補助,且親自設計、督建。於1932年改建,至1933年9月3日完工。
- Dec 21 Fri 2012 16:07
淡水小旅-小白宮
小白宮外的景觀
小白宮位於新北市淡水區,屬於淡水古蹟園區的一部份,淡水是新北市擁有最多古蹟的地方,在維護古蹟中將二十一個古蹟與一個歷史建築,整合成台灣第一個古蹟園區;小白宮是清朝時期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在1862年時滬尾洋關正式設立,淡水開港通商後關務繁雜,洋關員增加,變在埔頂的『居留地租界』興建三座豪宅供洋關員居住,當地人稱為『埔頂三塊厝』。
文字取至http://travel.network.com.tw/tourguide/point/showpage/103301.html
小白宮的建築特色
小白宮是一棟殖民地式建築,建築為西班牙白堊迴廊式建築,表現出休閒地、舒適地、第二個家的生活情趣,洋人俗稱小別莊(bungalow);小白宮建築外設有走廊,這種走廊流行於19世紀,將維多利亞時代的紅磚鄉村建築與印度熱帶建築拱廊結合創造出的一種新樣式;小白宮中有11個半圓拱圈,東、西面各有四個半圓拱圈,十分具有規律對稱的特性,在視覺上具有協調柔和與美感;而在東、西、南三面的拱券迴廊,除了添加視覺效果的美感之外,還可增加光照面積,使每一個空間都能得到充足的日照與視野;令人贊嘆的是,小白宮內門窗的位置均與迴廊拱圈相呼應,採光性及通風性良好,更方便由室內觀賞室外景色,可見設計者的巧思與才能。